保存桌面

腹部外科

首页 > 投稿须知
《腹部外科》投稿须知
 
提示:《腹部外科》投稿需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重需低于10%。需要按照投稿格式进行撰写,论文可以先进行排版,整理好再进行递交。
一、本刊的栏目有:述评、论著(包括专题论著、临床实践、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误诊误治、技术改进、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短篇论著、综述、学术动态、读书心得等。欢迎上述内容的来稿。
二、对来稿的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在6 500字左右,参考文献至少15条;综述一般在6 000字左右,新近文献、外文文献占2/3;短篇论著一般在3 500字左右。来稿需注明 [中图分类号](可上网查找http://ztflh.xhma.com/) 和 [文献标识码] 。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最好不用副标题。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请一并写出。每篇文章需指明通信作者及联系Email。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4.摘要:论著须附上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结果部分需给具体数据,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英文四要素的小标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复数。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采用汉语拼音,姓和名均只首字母大写,名与名之间不要连线)、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英文只需列第一作者单位。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以分号“;”隔开。
6.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7.图表: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线条图与照片图可出现在相应正文段落之后,也可视情况集中附于文后。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注明中文含义。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图片要求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8.物质浓度:用体积分数取代习用的体积百分浓度,即取代表示为“V/V”的百分浓度。如“2 %(V/V)的二氧化硫”应说成“体积分数为0.02(或2 %)的二氧化硫”。以质量分数取代习用的质量百分浓度,即取代表示为“W/W”或“m/m”的百分浓度。如“5 %(W/W)的硫酸”或“5 %(m/m)的硫酸”应说成“质量分数为0.05(或5 %)的硫酸”。用质量浓度取代习用的以“W/V”或“m/V”表示的浓度,单位为“kg/L”或“kg/m3”。如“10 %(W/V)的甲醛”应说成“质量浓度为100 g/L的甲醛”。
9.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0.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09.476,5”应写成“1 309.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 %~95 %不要写成5~95 %,50.2 %±0.6 %不要写成50.2±0.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2.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在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须排斜体等应予注明。
13.参考文献:按GB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文中引用处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注意不要用括号)排列于文末。
格式:
作者.文题.杂志名,年份,卷数:起页-止页.(注意:这其中的符号均应在英文输入状态下)
举例:
1 兰平,何晓生.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标准化国际专家共识的解读.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 22:517-519.DOI:10.7507/1007-9424.20150138.
2 Torre LA, Bray F,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2.CA Cancer J Clin,2015,65:87-108. DOI:10.3322/caac.21262.
3 汪敏刚.支气管哮喘.见: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33-840.
14.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作者单位的上方,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5.我刊已开通网上审稿系统,已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请务必在www.fbwk.net注册投稿,以便我们完成审稿等工作,谢谢合作!也可来电咨询(编辑部电话027-82789737,目前本刊使用的邮箱为fubuwaike@vip.163.com )。
16.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
三、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刊出。
四、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6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五、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出版前我们会给作者看校样)。修改过程中作者若因特殊原因撤稿,须给出书面撤稿申请。
六、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光盘、网络形式同时出版。
七、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所有。